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心理健康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正文内容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3-05-05 08:41:07点击数:

  摘    要:文章以某2所高校随机抽取的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并提出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策略,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家校联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校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33%~25.63%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心理健康素养能够有效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低心理健康素养则可能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1]。
  
  心理健康素养是基于健康素养的概念提出来的,乔姆等将其定义为帮助个体识别、处理及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后来,乔姆等将其内涵扩展为自助和帮助技能。国内研究者江光荣等将心理健康素养界定为“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
  
  初入社会,受地域、经济现状、传统文化、社会发展、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学生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和心理亚健康问题。基于此,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其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加强相关对策研究,以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能融入和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某2所高校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问卷1 431份,回收率为95.4%,其中男生652名、女生779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江光荣等编制的《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该问卷包含6个分问卷,即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和观念、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观念、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维护和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应对他人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共计60个项目。2个知识和观念分问卷均为判断题,答对得1分,其他选项得0分;4个态度和习惯分问卷采用1~5级评分,反向计分后,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是0.839。
  
  表1 参与者分布情况(n=1 431)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逻辑斯回归分析等。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通过哈曼单因素检验,对心理健康素养的所有题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5.86%,低于临界值40%,即本研究的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研究结果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对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各二级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总分的均值为29.29,略低于30分这一理论中值,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观念”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在得分上,大一>大三>大四>大二;在“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和“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态度和习惯”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在得分上,大三>大一>大四>大二。
  
  (三)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学习成绩、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第一,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素养。如表4所示,高校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观念”“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两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即学生成绩越优异,对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和观念的掌握和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越好,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就越高[2]。
  
  第二,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素养。如表4所示,高校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应对他人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两个维度呈正相关。
  
  第三,家庭经济收入与心理健康素养。如表4所示,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除“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观念”“维护和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表3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
  
  (四)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学习成绩、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心理健康素养总分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经济收入、学习成绩、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心理健康素养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家庭经济收入和学成绩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三、讨论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情况
  
  本研究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接近中等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拥有高水平心理健康素养者可以较早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获得有效的支持和治疗,进而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要及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根本任务,而不是只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3]。
  
  从年级差异上看,在“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观念”维度上,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最高,这是因为大一学生一进学校就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和熟悉度比较高,加上生活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知识;在“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和“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态度和习惯”两个维度上,大三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最高,这是因为大三年级学生心智成熟,社交范围广,相比其他年级学生,对于自己与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习惯更积极[4]。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呈正相关,家庭经济水平越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越高。相比其他学生,家庭困难的学生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等情绪,不太愿意主动地从周围获得支持和帮助。家庭经济水平高则意味着学生能接触优质的社会资源,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网络手段,较早地接受关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知识,较少地污名化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故而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心理帮助或者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国外研究者霍尔曼也有类似发现。
  
  同时,高校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学生成绩越优异,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就越重视,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对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和观念的掌握和应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态度和习惯就越好,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就越高。因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尤要重视对“学困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通过班会、团体辅导等活动,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5]。
  
  此外,高校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态度和习惯”“应对他人心理疾病态度和习惯”两个维度的得分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助人行为就会越多,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伸出援手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的积极性就更高。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策略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本研究结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提出以下策略。
  
  第一,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国外的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素养中的知识和观念成分很容易受个体的内部因素和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换言之,通过课程形式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因此,学校要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程、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同时,不同侧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根本设定课程目标,另外,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从而为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内容支撑[6]。
  
  第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家校联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较早的干预,减少心理问题对个体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风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家庭更要多联系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监督作用[7]。落实到行动上,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以解答其遇到的困惑,并引导其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通过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使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第三,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可以利用“5·25”“12·5”等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引导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可以通过心理剧、团体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合理有效的情绪宣泄方法。最后,可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和朋辈辅导的作用,向学生宣传心理求助的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在发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困扰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从而有效解决困惑,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第四,培养积极的心理品格。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时,表现出的消极情绪和应对方式很容易阻碍自身成长成才。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除了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具备不断努力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8]。积极的心理品格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感。高校应该开展知识竞赛、团体辅导、实践训练等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其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9,10]。
  
  第五,加强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高校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场所。国外研究发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减少潜在心理疾病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对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共同培养,将干预措施整合到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强化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应对心理疾病的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目的。具体而言,高校应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专项培训,使教师广泛了解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进行心理健康维护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设置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保健系列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并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优秀的人才,进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HOLMAN D.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mental illness stigma and mental health literacy using British national survey data[J].Health,2014,19(4):413-429.
  
  [2] JORM A F.Mental health literacy:empowering the community to take action for better mental health[J].American Psychologist,2012,67(3):231-243.
  
  [3] JORM A F,KORTEN A E,JACOMB P A,et al.Mental health literacy: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s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J].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1997,166(4):182-186.
  
  [4] WEI Y,KUTCHER S.Innovations in practice:“Go-to”educator training on the mental health competencies of educator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setting:a program evaluation[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14,19(3):219-222.
  
  [5] 江光荣,赵春晓,韦辉,等.心理健康素养:内涵、测量与新概念框架[J].心理科学,2020,43(1):232-238.
  
  [6] 江光荣,李丹阳,任志洪,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J].心理学报,2021,53(2):182-201.
  
  [7] 丁闽江,苏婷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66-72,111.
  
  [8] 韩建涛,秦鹏生,葛明贵.心理健康知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6):27-30.
  
  [9] 明志君,陈祉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0(1):1-12.
  
  [10] 谢芳,朱磊新时代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路径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1);:94-95.
标签:

上一篇:基于易感人格语言特征的抑郁风险分析与预测

下一篇: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用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对心理弹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