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中医药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中医药学论文 > 正文内容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浅谈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0-06-02 13:59:59点击数:

一、病因病机

因CAG临床具有脘腹部疼痛、痞满不舒、触之无形等主症,多归于“胃痛”“痞满”范畴。胃痛、痞满均首见于《内经》,并认为其病因有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现代各医家依据其各自临床实践经验、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提出了他们不同的病因病机观点。许波等[3]注重脾胃生理功能,认为饮食不节是CAG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除此之外,还与情志失调、感染幽门螺杆菌、药物损害等因素有关。张金金等[4]认为CAG饮食不节,滋生湿热,耗伤胃阴,导致胃阴亏虚为发病之本,肝郁气滞为发病之标。梁大铭等[5]指出感染外邪、饮食劳倦、情志不遂致脾胃功能受损,始为气机郁滞,继则气机逆乱,化火伤阴,致瘀动血。桂壮等[6]强调脾虚是致病基础,气机不降、肝胃不和是致病的关键因素。李昆阳等[7]则认为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致气、痰、湿、食、瘀等病理产物郁滞,多属实证,病久脾胃受损,更易受邪,形成虚实夹杂证。概而言之,感受外邪、药食不当、七情所伤是慢性CAG的主要致病因素,多种因素日久致胃体阴虚、脉络瘀阻而发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哪些中医论文好发表?

二、临床治疗经验

1传统辨证论治

因对病因病机见解不同及临床资料、分型依据不同,各医家提出了繁多的证候分型,部分医家还自拟了很多疗效确切的经验方。冯文亮等[8]认为CAG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一方面引起气血生化乏源,另一方面形成湿热血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结果又加重了脾胃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群,分为肝胃气滞、脾胃瘀血、脾胃虚弱等证型,分别以香苏散合柴胡疏肝散、丹参饮合失笑散、百合乌药汤合香苏散为主方加减治疗。祁向争等[9]临证中发现很多CAG患者缺乏相应症状,依据是否有临床症状,他独树一帜的分为有病无证和病证俱全两类,有病无证者因缺乏四诊资料,运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方加减调理脾胃,对病证俱全者用五磨饮子合丹参饮加减和胃降逆、理气活血,并配合药物加减扶正祛邪。史省伟等[10]认为脾虚血瘀为CAG主要病机,自拟了和胃汤健脾化瘀并随证加减;苏泽琦等[11]总结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CAG从气阴亏虚立论,认为以阴虚为主的气阴两虚证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路老自拟了石斛梅花汤及参荷二梅汤脾胃同调、益气养阴。刘枭等[12]认为脾胃虚弱为CAG发病基础,气机郁滞是病机关键,胃热瘀滞是病机特点,自拟健脾益胃汤为基础方加减使用。从长期临床观察来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2中西结合-宏观微观互参治疗

中医临证讲究辨病辨证相结合,各医家也是遵循这一辨证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发展成果,对这一原则做了较好的演绎和延伸,认为内镜下所见可归为望诊范畴、镜下表现可视为四诊资料的补充、药理研究结果作为中药功效的一部分。

2.1结合现代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认为莪术可阻断肿瘤细胞生长,仙鹤草既杀伤癌细胞,又促进正常细胞生成;薏苡仁药食两用,既可以抗癌抗肿瘤,又有抗衰老、调整血压血糖作用。詹观生等[13]利用这些研究成果,针对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的CAG患者大剂量使用,取得了良好疗效。云母石具有膨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理化特性,吸附在胃肠道表面既可以起物理保护膜作用,其有效成分又可以修复胃肠黏膜,张东等[14]利用该特性每次使用30g对改善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疗效确切。蒲公英既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又有抗癌、促进溃疡愈合功效,临床中周平安常选来抗炎、保护胃黏膜、逆转细胞化生[15]。

2.2对幽门螺杆菌认识

陈念芝等[16]视幽门螺杆菌(HP)为中医一种“毒”邪,认为杀“毒”是治疗关键,除辨证予扶正祛邪法杀“毒”外,还选用黄连、党参、蒲公英、黄芩等直接杀“毒”。高文艳等[17]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中医可视为感染毒邪,在胃土中易致瘀化热,治疗常选用紫花地丁、鱼腥草等清热杀“毒”,大黄通腑泻“毒”。张雪梅等[18]认为HP致病性归于毒热之邪,毒热之邪蕴结于胃,阻碍气机,气滞血瘀,瘀热致血败肉腐,诱发CAG及相关病理学改变,治疗上选用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健脾燥湿。

2.3结合胃镜下表现

邱岳等[19]认为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与中医胃阴亏虚、阴津不足相统一,镜下蓝色或暗红色血管网与血行不畅、气血瘀滞有关,如胃黏膜变白、蠕动减少为脾气不足,加用党参、黄芪、白术;若黏膜发红、变薄变脆、分泌物不多为胃阴亏虚,加太子参、生地等益气养阴;如黏膜红肿、瘀点瘀斑或粗糙不平,或胃窦变形多考虑为瘀血阻滞,加用三七、莪术;若伴有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加用蛇舌草、莪术活血消癥。张磊等[20]认为胃镜下黏膜以白相为主,血管显露,分泌物减少辨证为阳虚寒凝血瘀,加用黄芪、白芍、桂枝;黏膜以红相为主、皱襞消失、蠕动减弱、血管可见为气阴两虚血瘀,多加用生地、玉竹;若见蓝色血管网,黏膜糜烂为热盛血瘀,加用蒲公英、丹参、地龙;见颗粒样改变,或伴肠化不典型增生辨证为痰瘀互结,加用夏枯草、王不留行等化痰软坚、破瘀消癥。此外,许宝才等[21]在病理上若见肠上皮化生则考虑为脾胃虚弱基础上痰瘀互结,加用九香虫、丹参、莪术健脾化痰活血,若见低级别上皮内留变考虑热毒所致,酌加枝莲、蛇舌草清热解毒。

3外治法

非药物治疗CA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于病程长,病情复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徐旋等[22]擅于选用胸7-12华佗夹脊穴,运用郑氏“金钩钓鱼”法,并辅以“何氏辅灸”法治疗CAG,效果较好。钟晨[23]常规补法针刺后,取中脘、胃俞穴用参苓白术散药粉敷贴,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张丽华等[24]使用胃复安穴位注射配合内关、足三里穴位按摩,何斌等[25]使用黄芪、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李国徽等[26]对双侧足三里、胃俞等穴位埋线治疗CAG,有效率分别达93%、95.7%、96.9%。

4调护指导

中医治病讲究调摄情志、合理饮食,适宜起居。而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恰恰又是CAG发病的重要病因。陈念芝等[27]认为应按各证型特点及患者体质情况,指导患者日常起居,饮食禁忌,辅以食疗及适当体育锻炼,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癌心理,促进疾病恢复。张东等[28]观察到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具有致癌作用,治疗慢性CAG时告诫患者勿食腌制油炸之品,应多摄入新鲜蔬菜、瓜果。王彦等[11]认为慢性CAG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因此调畅情志为该病最为关键的调摄方法,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体育锻炼。

三、组方择药经验

组方用药规律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核心内容,经典的组方用药经验既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为新的中成药研发提供临床依据,指导研发。王捷虹等[29]总结沈舒文教授注重方证、药证、量证“三对应”,方证对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立方、遣药、用药,药证对应是辨证基础上根据药性归经、功效而选方择药,量证对应是结合药证、方证、病证及患者体质确定其用量,因药量不同药效不同。冯红丽等[30]总结谢晶日教授除强调辨证用药精准外,还讲究用药量和时间恰到好处,如清热解毒的半枝莲用于肠化生者用量45g,用于已经癌变者则需75g。游绍伟[31]总结魏善初教授组方必用谷麦芽各20g,他认为谷麦芽有生发之气,麦芽入脾主升,谷芽入胃主降,一升一降能恢复脾胃升降功能、调畅气机。杨亚梅等[15]总结赵卫国教授用药秉承“药精量小”的原则,同样注重相同功效药物之间协同作用,而将相似药物分组以达到增效作用。徐文江等[32]汪红兵等[33]均总结出曾升海教授、李乾构教授治疗CAG注重药物的合理配伍,惯于把功效相似、相近的药物合理分配形成药对,使治疗功效倍增。如枳实配木香行气消胀;海螵蛸配贝母制酸止痛;丹参配伍莪术活血化瘀;莪术配伍白术治疗CAG脾虚证;茵陈配虎杖治疗CAG湿热证。

总结

综上所述,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目前,除了传统的“辨证论治”外,诸多中医大家在胃镜、病理、药理等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选方用药治疗CAG获得了更为可喜的成果。今后,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各医家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利用共聚焦显微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等高科技诊疗手段对CAG实时评估,及早鉴别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并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彻底阻断CAG向腺体化生、不典型增生进展,甚至逆转腺体的萎缩、化生,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方绪胜 单位:安徽省太湖县中医院

标签:

上一篇:中医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证探析

下一篇: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及护理方法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