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药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内容

药学干预对降血脂药物的影响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0-11-18 08:29:15点击数:

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降血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的行降血脂药物治疗患者中,抽取166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与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均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不给予药学干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降血脂药物应用实施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等发生率,以及用药期间皮疹、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降低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重复用药等不合理使用情况和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学干预;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血脂过高是由于患者机体脂肪代谢出现异常引起血浆中脂质高于正常水平,是临床中常见疾病,是引起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发现高血脂患者应用降血脂药物会受到个体差异影响,一个治疗方案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高血脂疾病的治疗,甚至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权衡,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1-3]。鉴于此,本研究对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对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实施药学干预,旨在提高降血脂临床合理利用率,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的行降血脂药物治疗患者中,抽取166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83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33例,年龄36~74岁,平均(55.0±19.0)岁。观察组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6~75岁,平均(55.5±1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不给予药学干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降血脂药物应用实施药学干预:(1)成立以副院长为首(组长),药剂科主任为小组副组长,由各专业药师为小组成员的临床药学研究小组,制定完善的药学服务模式。(2)将医院药学、护理、医疗等进行结合,药师结合药代动力学为患者选择相对优化的治疗药物来实现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理念。(3)对降血脂药物用药风险进行分级管理,针对高风险科室进行重点宣传教育,让医务人员清楚药学干预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药学知识普及,告知患者及家属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用药禁忌,错误用药、过量用药、重复用药的危害等,促进患者及家属积极对每次用药进行监督、核对,全员参与到药学干预中来。(4)统计、记录临床治疗过程中降血脂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应的干预措施。(5)药师对临床用药的剂量、时间、配伍以及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结果对患者药品使用剂量、次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监测。(6)药师与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对病情的探讨、分析,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7)定期对药品的使用、管理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将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年度考核标准、服务效果考核等挂钩,对于滥用药物现象严惩不贷。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不合理用药(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重复用药等)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与分析两组不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由表1分析可见,观察组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等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脂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患者心肌功能紊乱大量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促使血管动脉发生痉挛,诱发肾上腺分泌升压素从而引起患者血压升高;长期动脉粥样硬化使得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变得狭窄,导致血流量变小、引起心肌缺血形成冠心病;且血脂中大量脂类物质蛋白,沉积在血液中,使得血流速度下降,在氧化作用下酸败后黏附在血管壁上,使得动脉血管内皮受到损害,进而形成血管硬化,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5]。临床中通常采用降血脂药物进行控制,如烟酸类、他汀类、贝特类药物等,随着化学制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药品充斥着市场,医务人员无法做到对每种药品进行准确的掌握,使得在对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现象以及不良反应[6-8]。目前我国主要是将重点放在药物浓度的把控、用药合理性的监测,更多的数据来自于实验室,和临床治疗并无直接关联,使得临床中药品的使用缺乏可靠性,且我国临床中药物的使用长期存在不合理性,部分医生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对于药品的使用剂量、药品配伍等均进行了不合理的调整,使得临床中药物滥用现象频发,给患者后续的治疗带来了更高的难度[9]。临床药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最早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师结合临床诊断、治疗等一系列工作而开展的药学相关的工作。国内外大量研究[10-12]证实,在临床治疗中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将药品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降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胡雯玲[13]在研究中分析了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发现应用药学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抗生素合理利用率,降低使用率、使用频度以及费用等。ShimamuraH[14]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在临床治疗中联合药剂师对拉莫三嗪用药标准进行规范,对使用剂量、频率等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伴随用药、服药时间等进行详细规定,可有效降低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黄美平[15-16]等人在研究中对降血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等进行了分析,发现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使用频度最高,考来烯胺、吉非罗齐用药量最大,处方不合理主要是配伍用药不符、与诊断不符以及用法用量不当。邹勇[17]等人在研究中对降血脂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后有效降低了临床中降血脂药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不合理情况以及降低了药物重复使用的情况。何建洲[18]研究发现采用药学干预方式降血脂药合理应用进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本研究在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中实施药学干预后,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等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将药学服务从单纯的药品供应逐渐转变成了向临床提供服务的模式,结合临床探寻药品的应用规律,利用其专业知识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研究,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综上所述,降血脂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对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的使用、禁忌、作用等进行药学干预,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可最大化地发挥药效,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经济、有效性。
 
作者:申慧珍 张彩平 单位:陕西榆林市中医院
标签:

上一篇:肝功能异常抗凝治疗药学监护研究

下一篇:激素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药学实践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