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急诊医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1-05-11 08:34:50点击数:

  摘    要:目的 分析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1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6例,预后不良104例,占比分别为13.3%、86.7%。急诊心肺复苏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病因、发病前状态、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肾上腺素总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是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是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关键词:急诊 心肺复苏 预后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EI Hua
  
  Emergency Medicine Department,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patients with cardiac and respiratory arres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20 patients, 16 cases had good prognosis, 104 cases had poor prognosis, accounting for 13.3% and 86.7%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nset time, onset place, etiology, pre-onset state, first monitoring heart rhythm, start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ontinuous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total amount of adrenaline between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and poor prognosis(P<0.0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irst monitoring heart rhythm, start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continuous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P <0.05). Conclusion The first monitoring heart rhythm, start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continuous ti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hich deserve full clinical attention.
  
  Keyword: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ognosis;
  
  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突发事件,危险性高,具有极低的抢救成功率。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临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关键性措施[1]。为推动我国公众心肺复苏科学和技术的普及推广,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组成的中国公众卫生健康指南编写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2]。心肺复苏术是急诊急救中最常用的抢救技术之一,主要通过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心脏停搏患者在短时间内提供一定的人工心肺支持,可在高级生命支持到来前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目前,复苏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仍是心肺复苏的干预方法、效果及影响因素。本文分析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1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例(69.2%),女性37例(30.8%);年龄40~80岁,平均(60.2±10.4)岁,≤60岁73例(60.8%),>60岁47例(39.2%)。
  
  纳入标准:具有齐全的病历资料;具有确切的发病时间;年龄≥15岁。排除标准:病历资料缺陷;发病时间无法确定;年龄<15岁;已确认死亡。
  
  1.2 方法
  
  依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年)基本要求,以较快的速度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球囊面罩等方式给予其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应用升压药物,清除氧自由基;给予患者降颅压、低体温治疗等综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依据Utstein模式登记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病因、发病前状态、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肾上腺素总量,其中首次监测心律指采用除颤监护仪或心电监护仪在开始心跳呼吸骤停时记录的心脏节律,可除颤心律包括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同时对患者的预后良好等复苏结果进行观察,预后良好的标准为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存活出院;预后不良的标准为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甚至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12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6例,预后不良104例,占比分别为13.3%、86.7%。急诊心肺复苏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病因、发病前状态、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肾上腺素总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
  
  2.2 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时间(白天=0,晚上=1);发病地点(转运途中=0,急诊抢救室=1,院外=2);发病病因(非心源性=0,心源性=1,不详=2);发病前状态(单脏器损害=0,多脏器损害=1);首次监测心律(非除颤心律=0,可除颤心律=1);心肺复苏起始时间(≤5 min=0,>5 min=1);心肺复苏连续时间(<10 min=0,10~30 min=1,>30 min=2);肾上腺素总量(<5 mg=0,5~10 mg=1,>10 mg=2)。结果显示,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是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和肺部停止活动,心脏不搏动,人停止呼吸,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当人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神志完全消失以及呼吸停止,即可诊断为心跳呼吸骤停。在心跳呼吸停止5~8 min内称临床死亡期,一般处于此期的患者被抢救过来的可能性很大。若心跳呼吸停止超过8 min,则进入生物学死亡期,大部分患者无法被抢救过来。抢救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应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并发症有肋骨骨折。在我国,每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人数大约是54.4万,然而,心肺复苏成功率却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的平均复苏率将近30%[3]。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数秒钟内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60 s就会出现呼吸停止,4 min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 min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和电除颤)是成功救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急救的步骤首先要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然后呼叫观察患者有无意识、自主呼吸和颈动脉搏动等,同时需要打120急救。患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距离胸骨中下1/3处做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深度至少5 cm,频率为100次/min,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肋骨骨折,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几个循环之后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颈动脉有无搏动,皮肤、血压有无恢复到正常或者有无自主呼吸等,同时配合120送至医院急救。
  
  目前的心肺复苏指南,把以往的心肺复苏顺序修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ompressions-airway-breathing)。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而言,更重要的是循环支持———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国外、院内、重症监护室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分别在40%、29%、30%以下,平均为14%,但最终只有约5%的患者存活出院[4]。本研究为了分析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1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6例,预后不良104例,占比分别为13.3%、86.7%。研究表明,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可除颤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连续时间,其中神经功能预后较好的有利因素为可除颤心律[5]。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心肺复苏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病因、发病前状态、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肾上腺素总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是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的抢救复苏,4~6 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通常为半个小时,若半小时后患者仍未恢复生命体征则抢救成功的机率较小,除非是溺水、低温所致的心脏骤停。另外,每一位抢救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时间建议为2 min(5个循环)轮替一次,以减少体力消耗,提高按压效果。心律失常时可以通过自摸脉搏法进行测量,通过触摸脉搏,感受脉搏的跳动规律及次数,观察1 min,看脉搏是否跳动规律以及次数是否在正常范围,若有不规律的情况说明有早博发生。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了绝大多数心肺复苏,其长期工作于急诊一线,能够对心肺复苏起始时间、连续时间、首次监测心律等因素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以较快的速度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最终获取较好的效果[6]。
  
  综上所述,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起始时间、心肺复苏连续时间是影响急诊心肺复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兰岭,申乐,张秀华,等.127 053例手术室内非心脏手术16例心肺复苏术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8,40(2):250-255.
  
  [2]王立祥,吕传柱,余涛.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J].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18,2(6):367-369.
  
  [3]BARTOS JA,GRUNAU B,CARLSON C,et al.Improved survival with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espite progressive metabolic derangement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resuscitation[J].Circulation,2020,141(11):877-886.
  
  [4]吴洁,侯丽.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85-186.
  
  [5]杨志燕,黄天宝,张国英.急诊科心肺复苏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12):1234-1238.
  
  [6]马茹,刘雪艳.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5):157-158.
标签:

上一篇:风险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心理干预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