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急诊医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0-06-11 14:01:07点击数: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包括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病症轻者由医师诊断后遵医嘱送入抢救室并对其进行抢救,如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各种标本化验等。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接诊优化。对于自行就诊及急诊护送的患者,可先救治再挂号,开通绿色通道。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的同时应快速对其病情做初步诊断,之后将结果告知医师。②流程优化。优化护理小组确立急诊责任制,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护士在接诊后应快速对患者进行两次评估,鉴别诊断内容。心电图机与心电监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实施心电监护。对于诊断为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其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做各项检查。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③信息系统化。建立信息化网络,使各个检查科室都可以清晰了解患者病情,做到信息共享,给予优先处理。④工作交接优化。填#交接转运单(详细记载患者病情变化、相关病史、生命体征情况等内容),做好交接工作,避免交接内容模糊不清,给后续治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⑤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全程记录。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需的救治时间、生活质量表(GQOL-73)评分和满意度调查[2]。

1.3.2判定标准

急救时间:包括分诊评估、给予心电图、静脉用药、静脉采血4项操作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患者所应用的护理方法效果越好。GQOL-73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共100分,获得的分数越高表示该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患者满意度调查:所用的满意度调查表为根据我院门急诊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共100分,获得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我院门急诊护理人员越满意,此卷由转入病房后或归转前发放。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所用时间比较

观察组每项急救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GQOL-73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77±4.62)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2.68±4.87)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人群正在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患者胸口出现疼痛症状,且神志模糊,若不及时治疗,有较大概率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3]。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中,临床诊断、评估的作用较大,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有效性。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包括开通绿色通道、卧床指导、检查生命体征等,此方法相对简单,在记录患者信息和抢救全程方面易有疏漏,不利于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4]。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此方法的优势有:①接诊优化。尽早地掌握患者病情,减少接诊时间,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5]。②流程优化。提高抢救小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6]。③信息系统化及抢救记录全面、及时地记录患者抢救的相关信息,以备后续治疗的需要[7]。④工作交接优化。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8]。观察组4项急救时间较短,急救总时间为43min左右,患者获得的治疗时间更长,GQOL-73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治疗前有较大提升,满意度评分在90分左右,患者对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接受程度更高。综上,执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质量、效率及生活质量,并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在抢救工作中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胜男.血浆微小RNA-208a、210、506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112-6114

2穆彪,李彬,赵庭楷,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31-2633

3黄晓燕,方福珍,王沙,等.骨髓单个核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6,14(4):253-256

4张红.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41-643

5方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1):1124-1127

6周莉莎,赵珍珍,李贵星.hs-cTnT和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1):1859-1863

7董迪.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156-158

8侯鹏举.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101
作者:张羽 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

标签:

上一篇:优化护理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农药中毒的医治方式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