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基础医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探讨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0-06-02 11:29:40点击数:

摘要:作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第一责任方,医学院校必须担负起教学质量保障的法定责任,持续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入学后先行学习的课程,教学诊断和改进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模式,实施基础医学课程“卓越教师发展计划”,全面审视教育目标,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突出立德树人,是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诊断;教学改进


伴随着《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的出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出现重大调整:实行“管办评分离”,管理方和办学方不再组织评估。作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第一责任方,院校必须担负起质量保障的法定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益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技能大赛和教学设计大比武等项目的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促进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初始部分,在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中,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处于先行和先导地位,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因此,遵循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建立基础医学课程自主性内部诊断与改进机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法

1.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模式


Bloom将认知维度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其中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阶思维[1]。在目前的阶梯式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而讲授法仅利于低阶思维能力培养,难以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成效。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非常必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使资源应用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课前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思维开拓性的导学案,并制作思维导图、手绘动画和微视频等自主学习资源,上传至职教云、课堂派、蓝墨云和Mita等云平台或智能助教系统。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通过在线讨论、测验、问卷调查和查看后台学习进度等形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案例讨论等,师生互动。这样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得以增强,创造潜能和高阶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控制的关键因素[2]。以往教学反馈信息是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及考查等传统方法获取的,反馈信息不具体,不能很好地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反馈具有快速性、全面性、分析性和诊断性等特点,能确保教学诊断与改进及时有效进行。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多种测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搭配题、排序题、识图题和简答题等,通过云平台和智能助教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完成成绩分析报告并反馈给学生。分析报告中的图表能使学生清楚自己每一单元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在全体学生中的排名,教师亦可从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辅导,改进教学设计,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材等。混合式教学实现了资源推送的智能化、评价反馈的及时化、交流互动的立体化和教学决策的数据化,营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智能教学,是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前后贯通的有效保障。

1.2实施基础医学课程


“卓越教师发展计划”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仅仅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相适应的教学,其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价值[3]。因此,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至关重要。通过各种进修培训增强教师开发与使用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环境搭建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能力,使教师有发展的紧迫感,从而主动作为。只有教师得到发展,才能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做到信息技术逐步由支持“教”到支持“学”,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1.3全面审视教育目标,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突出立德树人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等方面的发展[4],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具有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慎独精神、同理心与尊重的态度、伦理素养、恪尽职守等职业素养。立德树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质要求,从专业课程体系角度讲,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入学后先行学习的课程,饱含人文精神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素材,因此必须将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强化学生勤于钻研、精于医道、仁爱济世的职业操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深厚的专业情感、坚定的职业信念,自发形成关爱生命、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走入社区,利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社区居民进行义务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职业道德。

2结语


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要靠自身保障,只要基础医学课程教师树立质量意识,重过程、重微观,持续、规范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使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保障同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就一定能满足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11):13-19.

[2]贺业志.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建立体操技术教学反馈系统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26(3):7-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31(9):17-22.

作者:袁鹏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标签:

上一篇:多媒体课件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