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医学论文编修发表的专业团队 联系我们
医学论文
客户评价 CUSTOMER FEEDBACK
  • K.J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朋友介绍与晋职尝试合作至今已成功发表3篇论文,最近一篇被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IF=7.5)所接受。晋职是迄今为止我所合作过最为专...
  • m .t.z ----厦门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找晋职医学了,和前两次一样依然合作的很开心。与晋职合作最让我放心的是晋职医学的专业性,现在网上有很多号称可以做SCI论文服 务的公司,太多将精力放...
资源资讯 RESOURC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基础医学论文

当前页面: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20-06-02 11:29:40点击数:

摘要:[目的]调查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跨文化效能量表、跨文化适应现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得分为(3.63±0.54)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跨文化察觉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心理压力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文化同理心能力。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得分(3.13±0.29)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学校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个性适应、生活现状适应。医学留学生中男性在跨文化效能方面得分高于女性(P=0.002);此外,医学留学生中来华前对华越了解者跨文化效能越高(P=0.021);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之间者呈正相关(r=0.447,P=0.000)。[结论]医学留学生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学校适应方面尚待提高;性别及对华了解程度是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的相关因素;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跨文化适应;察觉能力;沟通能力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者在2015年9月—2016年1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某医科大学在读MBBS医学留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某医科大学在读留学生;已完成学籍注册;医学专业;能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非医学类专业留学生;休学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所有问卷内容均为英文,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国籍、性别、年龄、来中国的时间、来华前学习汉语的时间、对中国的了解程度6个条目。

1.2.1.2跨文化效能调查量表该量表由Han制定,共31个条目。

量表由沟通能力、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文化同理心能力5个维度组成,量表采用5级评分:1分为极差,2分为差,3分为一般,4分为很好,5分为非常好。在既往的研究中,该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其中沟通能力共4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81;处理心理压力能力共11个项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59;建立关系的能力共6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37;跨文化察觉的能力共7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30;文化同理心的能力共3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778;跨文化效能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50[4]。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2,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62~0.852

1.2.1.3跨文化适应现状量表本研究中使用的跨文化适应现状问卷是参考Ward等[5]编制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改编而成。

本研究中采用的问卷参考该量表英文版,结合中国医学文化的特点及中国众多的生活方式,从学校(8个条目)、社会环境(10个条目)、生活现状(10个条目)及个性(6个条目)4个维度编制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量表。采用5点量表计分,1分为非常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不确定,4分为同意,5分为非常同意,其中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其对中国的文化适应水平越高。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862。

1.2.2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取得某医科大学留学生所在的国际教育学院管理部门同意。调查由英文沟通无障碍的一名研究者实施。调查前,向留学生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取得其同意后开始发放问卷。统一问卷指导语,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问卷填#。被调查者填#完毕后当场回收,若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当场回收的,由调查员日后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84.5%。

1.2.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的统计方法:①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②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及学习汉语时间的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的差异。③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来中国时间的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的差异。④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对中国了解不同程度的留学生之间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的差异。⑤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与适应现状的相关性。

2结果

2.1医学留学生的一般资料

被调查医学留学生来自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刚果、加纳、肯尼亚、卢旺达、马里、毛里求斯、孟加拉国、尼泊尔、塞拉利昂、泰国、坦桑尼亚、牙买加、印度、约旦、赞比亚等19个国家。参与调查的上述国家的医学留学生数量不等,印度103人(占61%),孟加拉国10人(占5.9%),其余国家被调查者均少于10人。其他一般资料情况与跨文化效能.

2.2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条目得分为(3.63±0.54)分。处理心理压力能力、沟通能力、关系建立能力、跨文化察觉能力。

2.3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总量表条目得分(3.13±0.29)分2.4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相关性对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447,P=0.000)。

3讨论

3.1医学留学生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跨文化效能又称为跨文化能力或者跨文化成功,是指在跨越文化过程的成功或能力[6]。本研究调查分析数据显示,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总体尚可(条目均为3.63分),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文化同理心的能力(条目均分为3.92分),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4,7],说明医学留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包容和尊重中国文化。得分最低的是跨文化察觉的能力(条目均分为3.52分),跨文化察觉能力是个体对文化差异间的洞察能力,是跨文化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对象反映不能对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差异进行很好的辨别,且很难辨别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暗示。一方面,中国文化与本次研究中的留学生的母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另外,本研究中的医学留学生来自多个国家,该群体本身存在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跨文化察觉的要求,使其自感跨文化察觉能力降低。本次研究发现,沟通能力(条目均分为3.54分)也是医学留学生有待加强的一方面,这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89]。当进入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时,对当地语言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融入当地文化的进程。本研究中的大部分研究对象学习汉语的时间较短,可能会影响其来华后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此外,中国人倾向于含蓄的表达方式,这也影响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人有效沟通交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留学生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训。

3.2医学留学生学校适应方面尚待提高

跨文化适应是个体在经历环境文化变化时(即跨越不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隐含信念和基本假设的现象和过程),所做的个体心理及行为的调适,使其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等方面减少冲突及压力,在心理上增加舒适感及自在感,并能够做出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0],其可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方面[11]。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这与李萍[12]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医学留学生在华适应总体尚可。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比邻的印度,不少留学生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医学留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在校内,高校内群体大多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难度。在跨文化适应的4个维度中,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学校适应维度,该维度主要是反映留学生对学校学习及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具体体现在医学留学生对学校的饮食、宿舍、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方面尚存在适应不良的表现。可能原因是这些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度高且期望值较高,因此表现出适应度相对较差的现象。这也提示学校管理者应重点关注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华适应水平。

3.3性别及对华了解程度是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存在差异,其中男性较女性的跨文化效能更高。这与Han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对美国阿肯色州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其跨文化效能的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与跨文化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而国内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女性跨文化意识、态度和技能方面较男性更好[13]。导致结果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印度,该国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其在社交方面缺乏自信心和相应的锻炼,表现出较低的跨文化效能。来华前,对华了解程度越高的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越好,而本次研究中仅有37.3%的留学生对华有一定了解。这提示可以通过培训,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了解,以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效能。

3.4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呈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跨文化效能与文化适应呈正相关。跨文化效能越好者越能适应异国他乡的新文化,从而降低适应不良导致的心理问题。这提示可以通过跨文化效能测评来预测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程度,从而提前进行相应的干预。研究显示,跨文化效能培训可以有效提升跨文化适应的水平[4]。此外,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跨文化效能锻炼及培养的过程。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个体可以累积相关的经验并可以增进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这些对于个体跨文化效能的积累是有利的。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水平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校管理者应重视相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跨文化效能及适应水平,以减轻跨文化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仅选取1所高校中医学留学生作为样本,缺乏多中心、大范围研究。此外,本研究主要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了解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的特点,未采取纵向研究方法调查医学留学生在来华后各个时间段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家宝,高静,谢钢等.留学生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191521.

[2]MuhammadZhidabbasa,梁雪梅,刘可智等.中国某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及其心理因素[J].四川精神卫生,2014(2):97101.

[3]马莉,付铁峰,齐迹等.来华医学留学生文化适应与健康适应状况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791382.

[4]张淑爱.留学生跨文化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作者:何培仪 张正珊 王颖 肖丹婷 丁春燕 曾凯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标签:

上一篇:赴非洲劳务人员旅行医学服务策略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客户


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